
我们知道,金属在潮湿土壤中所发生的腐蚀要比暴露在空气中的腐蚀或浸没在水里的腐蚀严重的多。由于地网防腐与防护具有跨学科性,因而一方面造成了电力专家的盲区、误区,另一方面又造成了材料保护专家的禁区。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容量的增大和电压等级的升高,国内屡屡发生因电力系统工作接地被腐蚀而引发的重大电力运行事故。地网的腐蚀与防护技术越来越受到高电压工作者的重视。
土壤腐蚀这一概念是指土壤的不同组分。不同因素对金属的协同腐蚀作用。土壤腐蚀环境与大气腐蚀环境和水腐蚀环境不一样。土壤是由固相、液相和气相这三种组成的不均匀多相体,腐蚀因数当然要比单一的气相或单一的液相要复杂得多。另外,土壤微生物、地下杂散电流、地区气候特点等等,也都影响着土壤腐蚀环境。由于地网在土壤中的腐蚀是电化学腐蚀,因此凡能形成腐蚀原电池的土壤理化指标,均为地网腐蚀因数。
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废弃物污染一般都比较直观,通过感官就能发现。而土壤重金属污染则不同,它往往要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对农作物的样品进行残留检测,甚至要通过对人畜健康状况进行诊断才能确定。因此,土壤重金属污染从产生污染到出现问题通常会滞后很长时间。
大气和水体受到重金属污染,切断污染源并通过自净化作用,可使污染不断减轻。土壤重金属污染则不宜扩散迁移,因此土壤重金属污染可不断积累而造成危害。土壤重金属污染还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土壤重金属污染一旦发生,只有靠工程治理方法才能解决问题。因此,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顽固性,治理成本较高、周期较长。